之前我并不知道竟然有个37岁的大龄留学生在日本饿死,直到昨天偶然看到王懿(网名Akid)女士的事情。

从生命的角度,我表示非常惋惜;从人生的角度,我觉得人应该学会适应环境;从家国情怀的角度,我觉得她的言行确实不妥、甚至过分。

首先,关于王懿之死,我们知道的信息无非是一些网上的传言,这些传言未必是事实,我们不应该基于道听途说做过度的解读,也不应该去挖掘一个死者的个人信息,至于其生前的个人言行,是非清晰,已有公论,不再赘述。

今天,我想结合她的故事谈一谈出国和留学。

不了解情况的朋友可以先看一下百科

还有很多人觉得外国的月亮比较圆

日本、欧美等地区都是发达国家,无论是生活还是社会福利,确实比国内好很多,这一点我们从人均GDP的差距上也能看出来。但是,不是说,所有人都适合出国,所有人都适合留学,所有人在国外都能活得好。

尤其是很多留学美国或者定居美国的人,他们在国内就是富人,他们的经济实力很强,即便是去美国,把人民币当美金花,他们依然能扛得住。

但是对于很多普通家庭的孩子,出国留学,拿人民币当美金花,学生又没有收入,经济压力确实非常大,这个压力大到可以让子女和父母反目成仇。很多孩子在国外由于经济过于拮据,又见过了发达国家的繁华,内心产生的落差非常大,而自己国内的父母的财力又不足以支持他们在国外的消费,由此产生了很大的家庭矛盾。

所以,留学之前,好好研究下留学的花费,估摸一下自己家的经济实力够不够。别出去了,才发现钱不够花,这样太拧巴了。实在有出国的志向,可以工作后攒几年钱,再出去,人生很长,不必急于一时。如果晚几年你就放弃目标了,说明你立志不够深。

国内混得不好,去国外就可以混好吗?

不光是中国,所有发展中国家的人,包括印度和东南亚等国,都觉得可以往日韩和欧美跑,通过迁徙到更发达的地区来实现人生的进步。例如我之前公司有两个女生,没有出过国,总觉得国外好,她们的心里就觉得出国可以解决她们当前的绝大部分问题。但是,作为一个过来人,我觉得她们的想法不够成熟。

世界那么大,有多少土地是你的?有多少房子是你的?有多少资产是你的?美国那么发达,却依然有很多身无分文的流浪汉,有很多人自杀,有很多人没有房子住……发达国家的确发达,但是如果你在国外没有收入,家庭经济实力又不够强,那么你能享受到的依然是贫困,发达是别人的,而你会过跟你实力相称的生活。

还有,幸福的婚姻,健康的身体,稳定的工作……这些都未必是一个出国或者留学就可以解决的。

我之前有个留学同乡,留学期间,谈了一个很漂亮的女朋友,现在孩子好几岁了,他现在在东京大学任教。我觉得他真的是爱情、学业、事业三丰收,属于人生赢家。

但是这种情况毕竟是少数,大多数留在国外的,要么工作机会狭窄,要么不好找对象(国外华人少很多,跟外国人谈恋爱哪是那么容易的),要么长期孤独(就是留学圈里说的“好山好水好寂寞”)……问题也不少。

所以,出国也好,留学也好。要长期规划,学什么专业,以后是否留在国外工作,要不要永驻/移民,能否解决婚姻问题,孩子未来要不要回国……既要考虑当下,又要有长期思考。

不同人的生存能力

最后说一下人的生存能力。

人的生存能力千差万别,有的人学历不高,但是很能混,能吃苦,什么脏活累活都愿意干;而很多大学生不愿意干脏活累活,只想干白领工作,在工作不好找的时候,其生存能力就不强,老是不愿意干脏活累活,又没有经济来源,活活饿死也不是不可能。

上面的王懿和前阵子西安在出租房饿死那个女生有点像。从我闯荡社会15年、干过多种兼职的经历来看,其实干点体力活,管饭就干,多问问,肯定能遇到好心人,不至于饿死,先求生存,再求发展,不至于到那一步。可能这些人的内心也有对世界的绝望吧,有些信息我们并不知情,不做过多的推断。

虽然计划不如变化快,但是人生还是需要一些计划,需要一些合理的目标,合理的步骤,这样就会活得轻松一些。